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之年。今年我校内部控制工作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工作目标,继续把“抓落实”“抓执行”作为主攻方向,切实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,突出财务、基建、后勤内控制度和流程建设,突出附属单位内部控制建设,突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,突出对巡视、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,突出内控与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机融合,努力实现从“立规矩”向“见成效”、从面上推进向重点突破“两个转变”,有效建立经济业务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,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学校经济管理中的“治未病”功用,更好地服务学校改革和发展大局,其重点力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一、固根基,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,合理保证权力正当运行
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,秉持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理念,查找决策、执行、监督等环节的制度缺项,毫不动摇地推进内控制度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。
2020年,我们将以解决政治巡视、经济责任审计反馈的重点问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奋进方向,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、国有资产管理、二级财务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,为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。同时,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、维护制度权威、严格制度执行,以合理保证公权力正当运行。
二、抓执行,紧盯重点痛点难点问题整改,将内部控制铸成一把风险防范“利剑”
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2020年,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,笃定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,直面学校内控建设爬坡过坎时期遇到的挑战,以“深”和“实”为基准,深入开展货币资金管理、资产管理、采购管理、预算管理、收支管理、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检查,深挖问题,瞄准短板,重点突破,堵塞漏洞,切实避免问题查而不纠、纠而不正的现象,督促校内各相关单位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。
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、巡视巡察、审计等监督环节发现的内部控制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集中、动态管理,编制风险和问题清单,建立风险和问题整改台账,落实整改责任部门,制定整改具体措施,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,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、评估和应对机制,跟踪各项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,实施重要环节全过程留痕化穿行测试,强化整改结果运用,努力将内部控制铸造成一把风险防范的“利剑”。
三、促融合,创建与内审、纪检监察部门协调工作机制,打好监督组合拳
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、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。2020年,我们将创新内控、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配合机制,协同创建交流平台、畅通沟通渠道,进行常态化联动协商,做好内控、内审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共享,不定期地针对风险和问题进行预判、研判,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威力,倚重纪检监察部门线索追踪、强制性管理的功能,有效整合事前、事中、事后风险防范力量,着重解决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、难落实、制度和实施“两张皮”等问题,防止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被虚化、弱化,使经济活动更具合法性、合规性、合理性,努力开创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融合发展的新局面,形成监督合力,打好组合拳,坚决杜绝“破窗效应”。
四、补短板,启动附属单位内部控制建设,推动内部控制向纵深发展
当前,学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已初具规模,但还存在着部分业务层面未系统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短板。2020年起,以学校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为契机,适时启动后勤服务集团、附属中小学、附属幼儿园、校医院等单位的预算、资产、收入、支出、采购、合同等业务管理制度、流程规范和岗位职责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建设,推进内部控制向纵深发展,力争取得重点突破,努力形成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内部控制格局,实现学校经济活动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员控制的“三全”控制目标,着力改变内部控制“上热中温下凉”局面。
五、强弱项,规范合同管理,推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合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
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,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应对新会计制度改革和上级监管要求,2020年,将把加强合同管理这一弱项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。会同有关部门分管校领导,明确合同综合管理部门、业务归口管理部门、法律事务部门的设置与职责,努力构建“统一授权、归口管理、分类负责”的合同管理体制;推动学校合同管理办法修订和部门业务合同管理细则制定工作,建立合同调研、谈判、起草、审核、签订、执行、监督、归档等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;加大标准合同文本制定出台和推广使用力度,加强对重大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审查,防范合同管理风险,保护学校合法权益,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。
六、筑长效,深化关键领域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,提升办学治校水平
内控信息化建设是保证学校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必由之路。2020年,在坚持和巩固收入、支出、采购、资产、科研等内部控制信息化成果运用的基础上,坚持“以预算管理为核心、以资金管理为主线、以经济业务活动为主要内容构筑风险防控体系”的内控建设思路,协助财务处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,建立预算申报审批、预算项目库、预算调整审批和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,实现预算全流程信息化管控,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、透明度和预算执行、调整的权威性和刚性。协助基建处推动基建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,尤其是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、合同审核、变更审批、工程付款等四个方面信息化手段的运用,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效果。通过深化关键领域信息化建设,打造内部控制长效机制,从而有效提升办学治校水平。
七、夯责任,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年度报告制度,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持续深化优化
为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提高内控执行力,完善监督举措,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,2020年,坚持“以报促建”原则,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年度报告制度,夯实主责部门、关键岗位的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双重责任,深入查找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,开展风险评估,采取得力措施进行风险应对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。与此同时,积极探索内部控制管理、监督、考核、评价等功能整合路径,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持续深化、优化。